在四季分明的北歐瑞典,夏天要露營戲水烤肉,秋天則是吃螯蝦採野菇的時候
螯蝦連續吃了幾年後有點膩了,採野菇幾年前也曾經很有興趣過,無奈對野菇的認識太少,誤食中毒風險的又太高
尤其是去年曾經採了一袋跟食用的洋菇相似度接近99%的毒菇之後,對野菇算是暫時打退堂鼓了
到了今年夏末,我對野外採菇的興趣又重新燃起,畢竟每次去林子走走看到遍地都是,實在很難不好奇啊
而且有些野菇在市場上可是叫價到一公斤台幣500多,對於內建小氣歐巴桑之魂的我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愛起鬨的史老大看我一直在那裡心癢難耐,就乾脆幫我報名了一堂野外採菇的入門課
http://www.skogskatten.com/
Skog 在瑞典文是「森林」的意思,Katt 是「貓」的意思,Skatt 則是「珍寶」的意思
所以Skogskatten可以解讀成 Skog's katt en,意指 the forest's cat「森林貓」
也可以解讀成 Skog skatt en,意指 the forest treasure,「森林珍寶」
野菇應該就是森林給予的寶藏吧~
課程是半天,四個小時,費用每人250克朗
兩位講師和所有學員先在一個教堂外集合,然後再一起前往水源保護區附近的一個森林裡上課
到了林子裡先是每個人的自我介紹,之後是大約20分鐘的自由採摘時間
把所有看到的、形狀尚完整的野菇都收集起來之後一起上辨識課
這一個種類叫做 Soppar svamp (Svamp 是瑞典文「蘑菇」的意思)
特色是菌傘背面的部分是類似海綿的細密孔洞,菌柄的部分也比較厚實
這一類叫做 Skivlingar svamp,特色就是菌傘背面是類似百褶裙般的細密折子
這一大類下的野菇種類爆多,很多致命劇毒的野菇都是這一類,但是我們常吃的香菇、金針菇、洋菇也是這一類的
這裡的色彩、形狀、尺寸大小變化都很大,有時候一點小小的細微差異就是美食與劇毒的分別...
被歸為其他類的,有許多不同的樹芝、木耳類的、或是馬勃類的
這邊大多是不能吃,或是無毒但是不好吃的
這是可食用的 Blodriska
傘面是淡橘色,傘背也是橘色百褶,散柄是膚橘色並帶有橘色班
如果切開一個小口的話,流出的汁液也是橘色的
這是跟上面那個很類似的,但不一樣
這個不是食用的,切開的話沒有橘色的汁液
右邊那個是可食用的,左邊切開的那個是不可食用的
是不是很類似?
辨識重點就是切開要有橘色汁液才行
這個是 Sillkremla。Sill 是瑞典文裡「鯡魚」的意思,kremla 則是一種野菇
它的傘面顏色深紫紅,味道聞起來有點魚腥味,所以才被叫做 Sill kremla
Kremla 類野菇的特色是傘背為百褶,傘柄上沒有一圈菌環,而且傘柄質地易碎,稍微一捏就碎開了
左右兩邊是不是看起來很像?其實是同樣 Slöjskivling 家族裡的親戚
左邊是可食用的 Rök slöjskivling (Rök 是瑞典文裡 smoke 的意思,Slöj 則是「頭紗」的意思)
右邊是有毒的 Svavelgul slöjskivling (Svavel 是瑞典文裡硫磺的意思,gul 則是黃色)
有毒的那個傘背顏色黃帶灰,傘柄也是黃色的
這兩種 slöjskivling 都是叢生在樹邊,光從正面看有點難分辨,但是翻過來看傘背就清楚了
這個是 Stolt Fjällskivling,可食用而且很美味
Stolt 是瑞典文「驕傲」的意思,Fjäll 則是「魚鱗」的意思
因為個頭通常長得很大 (看照片裡跟手的大小對比就知道了),所以「驕傲」
然後傘面有類似魚鱗屑的班皮,所以「魚鱗」
傘面中間還有一個乳突狀突起
傘柄上有一圈菌環,而且這個菌環是可以用手上下撥動的
菌柄的皮有點像蛇皮 (其實我覺得不像,可是講師說像.....)
這兩個都是 Soppar 類的,兩者都可食用
左邊是 Rödbrun stensopp,在瑞典文裡 Röd = Red,Brun = Brown,Sten = Stone
合起來 Rödbrun stensopp 就是 Red-brown Stone-mushroom
右邊是 Carl Johan,出名的美味。本來在瑞典是沒有的,是後來某任法國出身的瑞典國王特地從歐陸引進到瑞典,所以就直接用國王的名字當作蘑菇名囉~
(辨識課先到這邊,下一篇再來寫午餐後的個人戰果)
留言列表